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近年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海南文明岛建设有关部署要求,坚持将文明校园创建融入教育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以党建引航、思政引领、文化引育、教师引路的系统思维,持续擦亮全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底色、育人成色、风尚亮色、师者本色,让文明之花香满校园。在202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海南省16所学校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9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有效促进广大师生精神风貌奋发昂扬、全省校园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聚焦党建引航,筑牢“旗帜鲜明”的政治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海南省教育系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实抓好文明校园创建,确保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一是把牢高位推进“方向盘”。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坚持把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要点,纳入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强化组织领导。督导各地各校对标“六好”创建标准,统筹推进政策落实、条件保障、科学评价等各项工作,切实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二是提升文明创建“组织力”。省委教育工委与省委组织部联合督导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开展全省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9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57个教育系统“优质化党支部”,有效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工作”加速转变,不断夯实文明校园创建的组织基础。三是深耕基层基础“责任田”。全省各地各校普遍认识到,争创文明校园是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与海南文明岛创建同频共振的重要抓手,坚持将文明校园创建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纳入学校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积极构建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大格局,切实保障文明校园创建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四到位”。
聚焦思政引领,提升“启智润心”的育人成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南省教育系统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加强改进学校思政德育工作,扎实推动广大师生形成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匹配的思想观念和文明风尚。一是理论武装有力度。省委书记、省长每年带头给师生讲思政课,示范引领省委领导全员到高校讲(听)思政课,以上率下带动全省各市县建立起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定期给师生讲授思政课制度,树立起“一级带一级”共同办好、讲好、学好思政课的鲜明导向。组建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百人宣讲团”和“高校师生巡讲团”,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开展线上线下宣讲活动近万场次,覆盖200余万师生,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每年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理响自贸港 共谱新篇章”宣讲擂台赛等活动,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将“书面语”说成“知心话”,促进正能量赢得大流量、主旋律占领主阵地。二是守正创新有成效。省委调整全省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形成省级层面由省委书记担任组长、省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市县层面均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强有力领导格局,统筹指导全省学校思政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海南省学校思政课建设的若干措施》,部署实施7大行动21项措施,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简报推介。“海南组建4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创新做法在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到肯定表扬,“习近平海南足迹主题教学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入选教育部2025年度优秀典型案例,“用好实践资源 打造思政大课”入选教育部“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创新案例(立德树人)”。三是五育并举有特色。统筹发挥海南自然资源、国防资源、科技资源、红色资源等育人功能,评选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07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32个,海南特色“红绿蓝”思政德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已创建80所中小学美育示范校、15所琼剧传承特色校、83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探索打造出田园耕作式、科技推普式、文化传承式和创意生产式等劳动教育特色模式,全省创建“田园课程”实验学校230多所,实现市县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全省性学生体育比赛活动23项,以高校为主力的运动员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历史性优异成绩,助推海南体育“破圈”“出彩”。在海口和三亚分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医校协同和家校沟通,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全过程,海南学子“健康阳光”品质更加凸显。
聚焦文化引育,涵养“向上向善”的风尚亮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潜移默化。海南省教育系统秉持以文化人、环境育人的理念,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涵育“向上向善”的校园文明风尚,推动文明校园创建落细落实。一是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在全国创新制定《高校校园文化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策划实施人文化、绿美化、洁净化、阳光化等“四大行动”,努力让校园步步是风景、处处皆育人,促进全省高校校园环境整体优化、学校面貌全面改观、办学品位全面提升。各地各校注重以校园主干线为辐射带,以办公楼、教学楼、操场、学生公寓等为主场面,综合运用校园官网官微、宣传栏等媒介,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积极构建有利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校园氛围。各地各校还根据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历史人物、知名科学家、知名校友、纪念活动等题材,融入美学与艺术设计元素,建设不同类型、独具特色的校园主题景点,涌现出“我和国旗合个影”“清廉文化长廊墙”“国粹馆”“约亭”等一批校园网红打卡地。二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各地各校注重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将校园绿化美化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以“开学第一课”、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主题宣传节点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明行动、校园绿色低碳体验活动等,增强师生保护环境、美化校园的公共意识。持续办好校园“书香文化节”“中华经典诵读”等赛事活动,打造“诵读东坡诗词大赛”等地方品牌活动,培育师生“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阅读素养,着力构建书香校园,美兰区教育局《“行走的图书馆”带动全民阅读》入选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常态化开展“清廉文化进校园”“‘青’廉工程”等活动,挖掘校史、校训、校歌、校友中的清廉意蕴,弘扬以丘濬、海瑞等为代表的海南历史上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利用校园建筑和环境融透清廉元素,让清风廉韵浸润人心。三是擦亮文明实践品牌。常态化组织开展“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台风摩羯期间,全省广大师生积极响应省委号召,踊跃参与抗风救灾活动达56万人次,被《光明日报》关注报道。持续开展“新时代海南好少年”选树活动,通过深度挖掘、多角度展示发生在少年儿童身边的感人故事,在未成年人中营造学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鼓励支持参与志愿服务,每年组织师生围绕服务博鳌亚洲论坛、消博会等重大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形成“自贸之声”“小椰青”“自贸港文艺轻骑兵”等一批立得住、树得牢、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
聚集教师引路,彰显“培德重教”的师者本色。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海南省教育系统多措并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文明校园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持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全国最美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开展全省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2024年,全省共有14个集体和113名教师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国家级表彰,这些身边的榜样有效传递了师德力量,示范引领广大教师牢固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仰之基。同时,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和师德集中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坚决整治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违反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师德失范问题,严肃查处师德违规行为,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育人生态。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培优。深入落实《海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积极构建“竞赛驱动、培训助动、经验带动、保障推动”的教师发展新机制。持续深化基层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强化“地区越偏远、越艰苦,待遇越高”的鲜明导向。持续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实现市(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城乡优质师资共享。制定实施基层学校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办法,调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性。支持职业院校、高校通过薪酬激励、职称晋升、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经费、评优推荐等形式完善激励机制。这些举措,有效促进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有力推动了海南教育不断进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三是注重思政队伍提质。省委将补齐配强学校思政工作队伍作为巡视工作重要事项强力推进。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督导各高校通过“引进一批、培养一批和转任一批”的举措,不断加快思政队伍建设步伐。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的生师比总体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小学思政课专任教师配备也大幅提升,为强化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奠定了坚实基础。省委人才局把思政课教师中的优秀分子纳入各类省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在省优秀教师评选中专项设置“优秀思政课教师”奖项,在“南海名家”“南海新星”等省级人才项目中予以倾斜支持。这些举措,有力保障了思政课教师各项待遇落地,让广大思政课教师能够安心从教、潜心育人。
载文明而驰,驭新风而行。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海南省教育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形势任务,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书写文明校园建设新篇章,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作者系海南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林洪冰。